央行放开个人征信业务啦 “民间信用报告”将影响生活
作者:信用评级浏览次数:4868时间:2015/1/11 17:49:34
2015年1月13日讯 近日,滴滴打车的爽约记录、骗取保费时伪造的个人信息、网店贩卖假货的差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或将成为你的“污点”记录,严重影响今后生活。5日,央行放下“一家独大”身段,批准8家机构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相关准备工作。此举,将使更多的个人信用转化为个人财富,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推动全民信用意识大大提升。 征信业将飞跃式发展
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拉卡拉信用、北京华道征信,将成为央行“开闸”后首批获准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8家机构。这标志着我国征信业将进入飞跃式发展阶段。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0月底,我国征信系统收录1963万户企业及其他组织和8.5亿自然人信用信息。去年前10个月,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查询量就分别达到8398万次和3.27亿次。良好的信用记录能帮助个人享受更低的利率优惠、更高的信贷额度。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和发展正督促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
互联网企业纷纷“抢滩”
从首批机构名单不难看出,监管部门也有意向征信行业注入更多的互联网元素。除了鹏元征信和中诚信征信等公司是从事征信业务多年的老牌机构之外,首批入围名单中,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风生水起的“三马”——阿里、腾讯、平安均各获一席位。
“民间报告”覆盖更多群体
互联网应用广阔,个人信用的应用场景也日趋丰富,将不仅限于金融领域,而是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督促人们将像鸟爱惜羽毛一样爱惜自己的信用记录。
专家表示,“民营机构可以瞄准央行的征信记录未能覆盖的群体,比如没有过借贷行为、没申请过信用卡的人,或者学生群体。这部分人没有征信记录,但可能是活跃的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行为轨迹,利用大数据分析评估信用等级,出具信用报告。”
也许今后在相亲网站上,可以通过信用数据筛选伴侣,防止骗婚;在租房时,可以通过出具信用报告,顺利通过房东考察;在求职时,可以凭借信用报告获得单位的认可……